处方:旋覆花、陈皮(去瓤.麸炒)、桔梗、白芍药、人参、甘草(微炙赤)、川芎,各半两;熟干地黄(酒浸)、赤茯苓(去皮),各三分;半夏(汤洗十遍.切.焙)一两二分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上为粗末。
功能主治: 治妊娠恶阻,心中愦闷,头目眩运,四肢怠隋,百节烦疼,胸膈痰逆,呕吐恶心,嫌闻食气,好咸酸,多卧少起,全不进食。
用法用量:每服二钱,水一盏半,生姜四片,同煎至八分,去渣,稍热服,食前服。次服茯苓圆,即痰水消除,便能食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12克 茯苓 干地黄各6克 橘皮 人参 芍药 旋复花 芎藭 桔梗 甘草各9克 细辛3克 生姜12克
制法:上十二味,哎咀。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化痰和胃,益气养血。主妊娠气血两虚,痰饮内停,胃气不和,致患恶阻,肢节烦疼,胸膈痰逆,呕吐恶心,嫌闻食气,嗜食酸咸,多卧少起,全不进食。
用法用量:以水400毫升,煮取320毫升,分二次服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(汤洗)1两,白茯苓(去皮)1两,陈皮(去白)1两,白术1两,丁香5钱,缩砂5钱,粉草3钱。
制法:上锉散。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产前胸中宿有痰饮,产后多致眩晕。
用法用量:每服4钱,加生姜3片,乌梅1个,水煎,食前温服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30铢,茯苓18铢,干地黄18铢,橘皮12铢,细辛12铢,人参12铢,芍药12铢,旋覆花12铢,芎藭12铢,桔梗12铢,甘草12铢,生姜30铢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妊娠阻病,心中愦闷,空烦吐逆,恶闻食气,头眩重,四肢百节疼烦沉重,多卧少起,恶寒汗出,疲极黄瘦。
用法用量:半夏散(《圣惠》卷七十五)、半夏汤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五四)。①方中桔梗,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二引《产经》作“泽泻”。《圣济总录》有大枣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5两(洗),生姜5两,茯苓3两,旋覆花1两,陈橘皮2两,人参2两,桔梗2两,芍药2两,甘草(炙)2两,桂心1两。
制法:上切。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胸膈心腹中痰水冷气,心下汪洋,嘈烦,或水鸣多唾,口清水自出,胁肋急胀,痛不欲食,其脉喜沉弦细迟。
用法用量:以水9升,煮取3升,分3服。
欲得利者,加大黄;须微调者,用干地黄;病有先时喜水下者,加白术3两,除旋覆花;若大便不调,宜加大黄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(汤洗7遍去滑,焙干)3两,赤茯苓(去黑皮)3两,麦门冬(去心,焙)3两,酸枣仁桂(去粗皮)2两,黄芩(去黑心)2两,远志(去心)2两,人参2两,甘草(炙,锉)1两半。
制法:上为粗末。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谋虑不决,胆气上溢,虚热口苦,神思不爽。
用法用量:每服5钱匕,水1盏半,加生姜5片,秫米1匙头许,同煎至1盏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熟半夏、白茯苓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头汗,中焦闭塞,则周身不能敷布,但头有汗。
用法用量:暂无信息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白术(蜜炙)1钱,半夏(汤泡,炒黄)1钱,陈皮1钱,砂仁1钱(炒),茯苓2钱5分,炙甘草5分,生姜3片,大枣2个,乌梅1个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妊娠恶阻,痰涎壅滞。
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2钱,赤苓1钱,陈皮(去白)5分,甘草5分,黄芩5分,生姜3片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热痰,呕逆头痛。
用法用量:煎作1服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(汤洗)3两,茯苓1两,熟地1两,陈皮6钱,细辛6钱,苏叶6钱,川芎6钱,人参6钱,芍药6钱,桔梗6钱,甘草6钱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产后眩晕,胸中宿有痰饮,阻病不除,产后多致眩晕,又血盛气弱,气不使血,逆而上攻。
用法用量:上(口父)咀。每服4大钱,水2盏,加生姜7片,煎7分,去滓,空心服。
有客热烦渴,口生疮者,去陈皮、细辛,加前胡、知母;腹冷下利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(泡洗7次,炒黄)2两半,陈皮2两半,白茯苓2两,缩砂仁1两,甘草4两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妊娠痰逆不思食,妊娠恶阻,恶闻食气,胸膈痰逆,呕吐恶心。
用法用量:茯苓半夏汤(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一)。
出处:暂无信息
处方:半夏3两(洗),秫米1斗,茯苓4两。
制法:暂无信息
炮制:暂无信息
功能主治: 大病愈后,虚烦不得眠,腹中疼痛,懊憹。
用法用量:以千里流水1石,扬之万遍,澄取2斗半,合煮诸药得5升,分5服。
出处:暂无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