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药大全 > 银柴胡
图标

银柴胡

  • 拼音:Yín Chái Hú
  • 英文名:暂无
银柴胡
功效作用

清虚热;除疳热。主阴虚发热;骨蒸劳热;小儿疳积发热


最佳搭配
jiahao

二药都能凉血治骨蒸潮热而无苦燥伤阴之弊。相须为用,功效更显著。常与秦艽、鳖甲之类配用,治血虚骨蒸潮热有效。

jiahao

二药都能除骨蒸潮热、小儿疳积发热,但银柴胡偏于凉血,胡黄连偏于泄热。相配有凉血、清肝胆邪热的功效,可治血虚热伏的骨蒸潮热及热逼血溢的吐血、衄血、崩漏等。并常与秦艽、鳖甲、知母或丹皮、生地同用。

jiahao

二药均能凉血除蒸,且银柴胡退虚热兼可固虚,以退有汗之骨蒸为专,青蒿可透伏邪外出,治热伏阴分之骨蒸为优。相配除阴虚热伏之骨蒸较好。多用于虚劳病之骨蒸潮热或兼有盗汗者。

jiahao

银柴胡凉血、清疳热,山栀子清泄湿热。相配有泄火郁、除疳热的效能,可治小儿疳积发热。


特别注意

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霞草繁缕的根。
本品对外感风寒、发热者忌用。
据现代医药研究,本品含皂草甙类物质。另外,本品与地骨皮、白薇、胡黄连、青蒿、功劳叶都有除骨蒸潮热的功用,但银柴胡凉血,长于退虛热有汗之骨蒸,并除疳热;地骨皮凉血,清阴分之热,除有汗之骨蒸,并能降火,丹皮凉血,清无汗之骨蒸,并能活血消瘀,白薇凉血,治血虚之骨蒸,并有益阴作用;胡黄连泄火,治热伏之骨蒸,除疳热,偏于清湿热;青蒿凉血,治热伏阴血之骨蒸,且能清热消暑,故有透伏邪外出的效能;功劳叶滋阴益肺,治肺痨之骨蒸,并能杀虫止咳。此外,奏艽亦能除骨蒸,为血热或热邪郁伏之骨蒸。若阴虚之骨蒸,常以知母,黄柏治疗。


基本信息

来源: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llaria dichotoma L.var.lanceolataBunge[S.Gypsopyiloides Fenzl]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茎、叶及须根,洗净,晒干。

性状:鉴别 根呈类圆柱形,长15-40cm,直径l-2.5cm,支根多已碎断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花,纵皱纹。明显,向下渐吴向左扭曲状,疏具孔状凹陷(细根痕),习称“沙眼”。顶端根头部略膨大,密集灰棕黄色、疣状突起的茎痕及不育芽胞,习称“珍珠盘”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有裂隙;皮部甚薄,木部有黄、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(射线与木质部束相间而致)。气微,味淡、略甘。

以根条细长、表面黄白色并显光泽、顶端有“珍珠盘”。质细润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,扁长方形或类方形,棕黄色。皮层窄,为4-8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;韧皮部筛管群明显;形成层成环;木质部以达,导管略作放射状排列,木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,尤以射线细胞中为多,尚可见草酸钙簇晶及细小油滴状物。

粉末特征:黄白色。①草酸钙砂晶极多,散在或充塞了薄壁细胞中;晶体呈三角形、类方形、箭头形、楔形、菱形或不规(根)外则形,直径2-9(-18)μm。②草酸钙簇晶较多,散在或与砂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,直径9-3μm。纹和具缘纹孔导管较多,直径9-134μm。④木栓细胞淡棕黄色,壁 薄,微木化。

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。加无水乙醇10ml,浸渍15min,滤过。取滤液2ml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观察,显亮蓝微紫色荧光。

性味:甘;性微寒

归经:肝;胃经

功能主治:清虚热;除疳热。主阴虚发热;骨蒸劳热;小儿疳积发热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5-9g;或入丸、散。

贮藏:暂无信息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注意与禁忌: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。


友情链接